【文明村镇创建】“双轮驱动”开启乡风文明新实践
发表时间:2023-07-21    来源:

“双轮驱动”开启乡风文明新实践

——海南区拉僧庙镇曙光村“契约共建”赋能乡风文明

  近年来,海南区拉僧庙镇曙光村以“契约共建”为抓手,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,建立起“契约共建乡风文明+契约共促产业发展”的“双轮”工作机制,共建单位全方位组织、全覆盖引导、全身心服务,推进农区移风易俗,为乡村振兴铸牢“根”与“魂”。

  凝聚各方合力 一盘棋统筹推进

  曙光村以“契约共建乡风文明+契约共促产业发展”为牵引,与海南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、乌海银行海南支行等37家共建单位签订《契约共建协议书》,将移风易俗纳入共建单位工作职责,为曙光村提供多元化精准服务。以“契约共建”为切入点,探索具有公益性的土地托管新模式,把农区居民闲置土地资源托管给“公益社”,由共建单位提供启动资金,逐步搭建起曙光村农产品销售新渠道。今年以来,通过打造“共享快乐农场”“共享菜园”等方式,共建单位成员开展劳动实践、采摘、团建、科普教育等活动200余场(次),初步形成“曙光玉米”“曙光葡萄”“雀儿沟小米”3项农产品品牌,这些品牌成功进驻5家商超和乌海有礼旗舰店,蹚出助农增收新路子。

  加强思想引领 一主题深度宣传

  “十几年如一日地侍候公婆,细致入微地照顾家庭,身体力行地影响下一代,用爱心和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……”近日,海南区文明办邀请文明家庭代表韩爱静进村宣讲先进事迹,以模范做示范,引导农区居民从自身做起,自觉抵制陈规陋习。

  近年来,曙光村与共建单位形成信息共通、人才共育、文化共融的共建模式,吸纳共建单位党员干部及辖区道德模范、身边好人等组建宣讲队,围绕“服务曙光村民,共建精神文明”主题,常态化开展理论政策、移风易俗等方面的宣传宣讲活动。

  同时,积极协调农牧业专家、文艺骨干等广泛开展移风易俗等方面宣传,并指导带动农区居民发展生产,丰富农区居民文化生活;以新时代农区居民素质提升“千村示范,万村行动”为抓手,共建单位协同推选出移风易俗先进典型8人,开展“强国复兴有我,榜样就在身边”等宣讲活动13场,设立“善行义举榜”宣传展示先进典型的风采,发放人情新风《倡议书》《移风易俗工作指导手册》600余份,通过村村响、宣传车等形式,教育启发农区居民自觉革除陈规陋习、主动践行文明新风。

  解决实际困难 一张网联动发力

  曙光村统筹共建单位资源,汇聚社会各领域力量,深化拓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,着力解决村民的操心事、烦心事和揪心事,提升农区居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  截至目前,曙光村组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队、“移风易俗”志愿服务队、医疗保健志愿服务队等9个特色志愿服务队伍,吸纳共建单位党员干部、居民志愿者150人,开展“婚事新办,相爱相伴”“平安清明,文明祭祀”等志愿服务活动500余场(次);通过共享党课、扶贫助困等方式,开展“情满端午,爱在曙光”“助力困难儿童,书香伴成长”等共建活动50余场(次);启动“微心愿、共奉献、同心援”项目,共建单位对积极参与清洁家园、文明治丧、勤俭节约、崇尚科学等移风易俗活动的农区居民征集“微心愿”,累计为农区居民圆梦“微心愿”164个,引导大家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;去年以来,共建单位出动300余人次,利用40天时间对乡村周边生态环境开展集中整治攻坚行动,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改造面积3万余平方米,乡村面貌焕然一新,农区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。

  曙光村通过开展“契约共建”活动,强化一体化的意识、一盘棋的思想,借助“两张共建协议”(契约共建乡风文明、契约共促产业发展),使移风易俗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逐步丰富了曙光村农产品的产品矩阵和销售渠道矩阵,盘活了资产资源,巩固了移风易俗成果,取得乡风文明建设新成效。

责任编辑:许 勇